漫画 李雪
古有季布一诺千金的美谈,今有石嘴山市“一诺即办”的暖心事:
前不久,市民薛伟委托朋友在石嘴山市政务大厅办理职工劳动能力鉴定,因忘带身份证陷入困境。正当委托人焦急万分时,综合窗口工作人员一句“别担心,可以容缺办理”迅速化解难题。通过启动“告知承诺制”,办理人仅需签署承诺书,后续补齐材料,业务便可顺利完成。
“一诺即办”,看似简单的四个字,却办出了为民服务的初心,办出了急群众之所急、忧群众之所忧的决心,值得点赞,更值得我们借鉴学习。
其实,“一诺即办”这样的暖心之举并不是“横空出世”,而是石嘴山市一路走来,在“减证便民”改革路上不断努力和创新的结果。从“跑断腿”到“零材料”、从“证明难”到“一诺即办”、从“管理者”向“服务者”的种种转变,加之对134项证明事项和65项告知承诺制事项进行动态调整等举措,从源头上杜绝了“奇葩证明”“循环证明”等事件的发生,让群众绽开了发自内心的笑容,也让办事难真正成为历史。
一直以来,“奇葩证明”都不是什么新鲜事,“证明我还活着”“证明我爹是我爹”……这些让人听来就啼笑皆非的证明,不仅在生活中真实存在过,有关部门也实施过多轮专项清理整顿行动,舆论更多次声讨谴责。但众声鼎沸之下,仍然有地方、有部门置众怒于不顾,致使一些奇葩证明隔断时间就重现“江湖”。
为什么这样的“奇葩事件”“奇葩证明”会屡禁不止?细细想来,不难发现,顽疾根治不了,实则是本位意识作祟。表面看来一切是“照章办事”,其实就是懒得创新制度,懒得改进作风,懒得将心比心,说到底,就是没有把为群众服务放在心上,只是想着自己方便,心中毫无担当为民的服务意识。
工作中有问题不可怕,可怕的是不能正视问题,有处理解决顽疾的决心。从石嘴山市的实践来看,真正解决问题并不难,想要让群众真正享受公共生活的便利,从反省和破除本位意识开始就可以。只要敢于承担责任,勇于换位思考,能够站在群众的角度推动改革、不断创新,拿出具体的举措和实招,一招一招落实、一项一项推进,才能有体制机制的创新实效、工作业绩的不断提高,才能始终以方便群众、服务群众为先,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。
为民服务尚在路上,我们仍需努力。以这句话作为共勉,期待更多真创新、真落实的举措一一出现,期待更多“一诺即办”的好点子温暖民心。(尉迟天琪)